襄城县汾陈镇:“青蓝轮换”蓄动能 激活乡村振兴人才引擎

时间: 2025-07-04 12:55:00
来源: 襄城县委组织部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襄城县汾陈镇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对基层干部能力的新要求,创新实施“青蓝结对传帮带”培养计划以岗位衔接、能力传承为核心,打破传统培养模式,通过人员轮换、按季循环,着力破解年轻干部经验不足、业务断层难题,为高质量发展锻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力军。

 聚焦精准滴灌,构建培养体系“阶梯式”。搭建双轨结对模式。通过采取“自由双向选择+党委统筹调配”模式,将21名重点部门中层骨干导师与17名年轻干部根据岗位关联性、专业匹配度自主组合,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灵活组合,实现关键岗位“一人多备”。构建递进培养路径培养对象通过跟办学方法、协办练本领、独办验成效的方式,以兼职身份进入导师部门,全程参与所在部门工作,导师围绕基层群众工作、信访矛盾调解等业务进行实战教学。

 突出实战实效,结出能力提升“硬成果”。政治素养与务能力双提升把党性教育融入帮带全程,导师带领学员参与“站所党课”17场;在三夏生产一线组建“青蓝攻坚队”,协调农机设备45台;开放机关食堂,为跨区作业农机手提供就餐、住宿,共计服务保障130余人次。作风建设与队伍活力双促进。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与乡村建设和基层治理纳入必修课;每名导师菜单式拟定各自帮带内容,针对年轻干部思路活但经验少的特点,统筹考虑基层年轻干部工作需要,除基本业务外,定制化传授思路类、经验类工作做法76条,做到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激发年轻干部成长活力。

 深化长效机制,打造乡镇育才“新范式”。建立实践指导机制。由帮带导师带领,共同深入基层一线,全程指导、现场教学,以实战促提升,用实绩验真章;镇党委建立职责清单化、管理档案化、评价立体化的管理体系,每季度听取一次全镇帮带情况汇报,了解掌握工作进度,分析研判所存在问题。健全考核激励闭环。以“考核严、激励实”为导向,建立“月度督查+季度考评+年度总评”的动态考核机制,及时掌握了解年轻干部思想动态、学习成效,更好地调动年轻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全镇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