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襄城县颍桥回族镇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通过试点先行、建章立制、多点发力,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高效化,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试点先行筑根基,织密治理“一张网”。颍桥回族镇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原则,率先在东街村开展试点,以村组为单位划分为5个大网格、27个小网格,每个小网格配备1名党员代表和1名群众代表担任网格员,实行定岗定责管理。全镇5个村已全面铺开网格化管理,由包街班子成员统筹落实,建成涵盖2012户家庭基本情况、就业状况、帮扶需求等信息的基础数据库,共划分网格146个,配备网格员292人,其中党员占比达50%,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体系。
建章立制强保障,激发队伍“新动能”。为确保网格化工作落地见效,研究制定《颍桥回族镇网格员管理办法》,明确网格员民生服务、民意收集、矛盾调解等8项核心职责。建立以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考核评价机制,激励网格员主动担当作为。东街村将3名优秀网格员纳入村级后备力量,北街村选拔5名热心志愿服务的村民代表担任网格员,为公益爱好者搭建干事平台,形成“有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的良好氛围。
党建引领显成效,架起党群“连心桥”。依托党建引领,颍桥回族镇推动党组织与网格深度融合,将服务触角延伸至群众身边。东街村创新“积分制”管理,把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纳入考核,激发群众参与村务热情;端午节期间,东街村网格员全员参与幸福苑日间照料中心孝老爱亲爱心助餐公益活动,以贴心服务凝聚人心。同时,网格员化身“连线员”“教导员”“调解员”,通过靠前服务就地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让“鸡毛蒜皮”的小事在网格内得到妥善解决,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赢得群众广泛认可与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