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活力中国调研行|许昌基层治理的“幸福密码”:就是用心织起一张覆盖城乡的“幸福网”

时间: 2025-08-11 09:58:13
来源: 顶端新闻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河南省最宜居城市,城乡居民幸福感第二,营商环境指数第三……”

这么多殊荣都给了许昌,凭什么呢?

许昌将“宜居”写入城市灵魂,成为河南最宜居城市。

当"胖东来"成为许昌的一张商业名片时,这座中原之城正以更深刻的维度诠释着发展的真谛——在河南省最新发布的宜居度测评中,许昌以综合优势摘得桂冠,其营商环境指数更位居全省第三。在这片土地上,胖东来的崛起绝非偶然,而是许昌以生态为基、以民生为本、以治理为魂的城市发展哲学结出的硕果。

相较于洛阳盛唐气象的恢宏壮丽、开封汴梁繁华的绮丽多姿,许昌的文化声名或许稍显内敛。但许昌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做“忠孝莲城”,三国时期,曹操在此 "挟天子以令诸侯",让许昌一跃成为那个风云激荡年代的政治核心;灞陵桥旁镌刻忠义的千年丰碑,因关羽辞曹挑袍的典故流芳千古;"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生态格局,让许昌人推窗见绿、出门见水。110公里城市生态水系串起历史与现代,滨水林海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荣誉相映成辉。

图片

b6995cc2c08af92854989f0550d66b4.png

在许昌,15分钟不仅是时空概念,更是民生承诺。休闲健身圈、生鲜便利圈、智慧阅读圈等五大服务网络交织成温暖的生活图景,73%的绿色出行分担率见证着市民对城市的认同。这种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体系,恰与胖东来"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形成共振——当城市将便利与温情融入每个细节,商业自然能扎根生长。

此外,作为全省唯一数字化城管示范城市,许昌以99%以上的事项办结率诠释着治理效能。而"潮汐式保洁""服务型执法"等创新模式,更让城市管理充满人文温度。这种张弛有度的治理智慧,用治理精度提升民生温度。而胖东来的传奇,不过是这座城市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绽放的一朵“莲花”。当人们惊叹于胖东来的服务哲学时,更应看到其背后:一座将"宜居"二字写入城市灵魂的中原明珠,正以更开放的姿态,书写着属于新时代的"许昌现象"。

基层治理的创新实践,正编织着一张覆盖城乡的“幸福网”。

【河西社区】党群同心,“一核多元”织就基层治理“幸福网”

走进魏都区文峰街道河西社区,一张由党建引领编织的“幸福网”正悄然覆盖11056名居民的生活。近年来,河西社区以“一核多元”治理体系为抓手,通过阵地共建、组织共育、治理共抓,实现服务能力与治理效能双提升,先后荣获全国最美驿站、河南省红色物业示范社区等20余项国家级、省级荣誉,成为许昌基层治理的一张亮丽名片。

"张书记,我们排练的舞蹈这个动作总不齐,您给看看?"7月29日上午,许昌市文峰街道河西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年近70岁的丁阿姨正和老姐妹们排练舞蹈,社区党委书记张琳闻声赶来,现场当起舞蹈指导。

这个总面积0.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万人的河西社区里,每天都在上演这样的温情画面。社区将会议室、活动室等场地向居民社团免费开放,孵化出舞蹈队、书法社等33支居民志愿组织。"我们不仅提供场地,还帮着联系专业老师培训。"张琳指着墙上的活动排期表说。

在河西社区,幸福的温度渗透在每个细节。仲景堂中医馆馆长孙女士提起社区赞不绝口:"之前在别的城市开店,近年来刚回到许昌创业时,张书记三天两头来问需求,帮着协调营业执照、联系义诊场地。"如今,这家中医馆每月定期为居民开展健康讲座,成为社区医养结合的重要支点。


【幸福社区】"微网格"撬动基层治理大变革

在建安区许由街道幸福社区,1.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一张以“微网格”为经线、以“商家联盟”为纬线的基层治理共治网正徐徐展开。通过创新“微网实格”治理模式,该社区将3699户居民、106家商户纳入精细化管理,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先后获评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据社区党支部书记孙亚鹏介绍,幸福社区以单元楼为最小治理单元,构建“社区总网格-小区一般网格-单元楼微网格”三级体系,划分144个微网格。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总网格长,7个网格党小组、170户党员中心户形成“社区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组织架构,确保党的组织体系直通治理末梢。“过去楼道堆物问题总反复,现在每个微网格都有专人盯守,问题当天就解决!”居民杨阿姨点赞道。

在幸福社区,"微治理"催生"大幸福"的案例比比皆是:23支特色社团覆盖全年龄段,"好兄弟篮球队"每周组织社区联赛,"爱宠联盟"开展文明养宠宣传;"五心志愿服务队"累计服务居民2000余人次;"网格合伙人"机制让106家商户为网格员提供专属优惠,形成"服务换资源、资源促服务"的良性循环。

更令人瞩目的是数字赋能带来的治理效能提升。通过"许由街道幸福社区"微信公众号和"许邻e家"小程序,居民可随时上报问题、参与议事。今年以来,社区汇总受理诉求374件,办结率达97.8%。"以前反映问题要跑社区,现在手机一点就解决。

【商贸社区】"网红书记"激活市场型社区治理密码

在禹州市颍川街道商贸社区,有一位因长相酷似演员李一桐而备受关注的“网红”书记——田荔嘉。她不仅以亲和力赢得居民喜爱,更以创新治理模式和新媒体手段,为商居融合型社区治理开辟了新路径。

商贸社区作为禹州市中心商业区,商户与居民交织,治理难度大。田荔嘉创新推行“微网实格”模式,将辖区划分为“两个大网格、八个小网格、三十二个微网格”,配备40名网格长和65名网格员,实现“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中”。通过制作网格平面图、管理体系图和治理服务图,社区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判”。

更令人称道的是她牵头成立的“小田帮帮团”。这支由党员、商户和居民组成的调解队伍,以“有事您说话,小田来帮忙”为宗旨,一年内化解下水道堵塞、摊位纠纷等40余件,成功率100%。从夜市摊位冲突到跨街光缆隐患,田荔嘉总能在情理法中找到平衡点,让“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成为现实。2024年底,该团队被禹州市委政法委授予首个“金牌调解团队”。

面对社区治理资金依赖财政的痛点,田荔嘉将目光投向新媒体。她联合沐康堂等企业开展“益路同行”直播团购,发动捷丰鞋业、桂湘园螺蛳粉等20余家商户参与,将流量转化为社区基金。试点以来,累计筹集资金约3万元,用于慰问环卫工人、帮扶困难家庭、举办文化活动。

“直播间不仅是卖货平台,更是民意收集站。”田荔嘉介绍,通过共享直播间,商户可低成本推广产品,居民能便捷反馈需求,社区则实现“造血+续血”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不仅激活了商圈经济,更让“诚信商圈”党建品牌深入人心——通过评选“党支部推荐放心店”“党员示范商户”,引导商户诚信经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田荔嘉的“网红”特质并非刻意打造。有网友发现她与演员李一桐神似,但她更愿意将这种关注转化为治理动能。“居民叫我‘小田书记’,商户喊我‘带货书记’,其实我最在意的是‘贴心书记’。”在她推动下,社区打造了“爱心驿站”、图书室,举办春节写春联等活动,让“市府旁的诚信商圈、烟火里的和谐商贸”从口号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