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东城区空港新城社区:以党建引领精细化服务 让幸福感在家门口持续升温

时间: 2025-08-11 09:59:48
来源: 河南日报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队伍、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治理网格、基层治理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即日起,许昌组工推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专栏,刊发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优秀案例及典型做法,促进基层组织交流互鉴、互学共进,推动基层治理经验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8月为独居老人更换门锁,启动两轮电动车棚改造扩建;9月组织物业对小区健身器材和儿童乐园设施进行集中维修和更换……”7月29日,在许昌市东城区邓庄街道空港新城社区,记者看到社区党支部书记支艳办公桌上放着一份特殊的“民生日历”,上面标注着每月的服务安排。

 “这些都是源于社区党支部对居民需求的‘大数据画像’,可不是凭空设想出来的。”支艳告诉记者,以前都是居民找上门“要服务”,现在是社区循着需求“送服务”。

 近年来,空港新城社区党支部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将党建工作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让一个个“党建+”服务品牌在居民心中落地生根、幸福感在家门口持续升温。

筑牢民生服务主阵地

 走进空港新城社区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的办事指南清晰明了,便民服务窗口前工作人员笑脸相迎。

 “办理60岁独生子女补贴,材料清单提前公示,我照着准备,一会儿就办好了!”刚办完业务的居民俎凤芝满意地说。

 该社区通过“党建+便民服务”体系,主动作为,将政策解读与办理指南以多种形式呈现给居民,不仅在社区公告栏张贴清晰醒目的图文说明,还利用居民微信群推送详细办理攻略,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办理要点。社区工作人员还会定期梳理办理过程中居民常见的疑问,针对性地提供答疑服务。这些举措极大提升了居民办事效率,让惠民政策快速落地。

 “我们要求党员带头亮身份、亮承诺,在医保社保、劳动保障等服务中当先锋,让群众找得到人、办得成事。”支艳说,为了把党组织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每一户居民家中,该社区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将55名党员划分为6个网格党小组,420名报到党员编入21支志愿服务队,构建起“党支部—网格党小组—党员—群众”的四级联动体系。

 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建+文明实践”的成果随处可见:活动墙上,暑期爱心辅导中党员志愿者授课的照片格外醒目;服务清单里,“向日葵”系列课程中党员带头备课的记录详细具体。社区党支部通过建立6大服务平台,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践优势,让党建工作从“纸上”落到“地上”,从“会场”走进“现场”。

激活民生幸福新动能

 “孩子暑假没人管,社区的爱心辅导帮了大忙!”居民葛传飞的话道出了许多双职工家庭的心声。

 针对暑期“看护难”问题,空港新城社区牵头联动15家共驻共建单位,组建起由党员教师、专业志愿者组成的辅导团队,连续6年开展为期35天的暑期爱心辅导。从许州路小学党员教师的课业辅导,到许昌科技学校专业教师的艺术培训,再到蓝天救援队的应急知识培训,党员带头链接资源、带头参与服务,300多名孩子在“红色课堂”里收获成长。

 针对青少年动手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该社区发动党员入户调研130余次,详细了解孩子们的实际需求后,设计推出“向日葵”系列劳动课程,教孩子们缝扣子、学烹饪、种蔬菜,开展130余期活动,6500人次参与其中。“通过党员带头教、孩子动手学,不仅培养了劳动习惯,更传承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参与课程设计的党员志愿者张老师表示。

 同时,每月该社区都会联合东城区邓庄卫生院医生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开展义诊,组织党员与独居老人结对帮扶;夕阳艺术团、空港豫剧团等5支老年文艺团队里,党员带头编排节目,上午的豫剧演唱、下午的舞蹈排练让活动室天天热闹非凡。

 “党组织想着我们,看病有义诊、娱乐有场地,这日子比蜜甜。”62岁的居民赵华笑着说。

构建共建共享新格局

 “在家门口就能做零工,既能照顾孩子又能挣钱,多亏了社区的‘手拉手’零工驿站。”居民赵大姐一边熟练地编织着假发一边感叹,以前总愁着接送孩子没法出去上班,现在驿站把活儿送到家门口,时间灵活不说,还有党员志愿者手把手教技术,真是解决了大难题。

 据了解,赵大姐手中的半成品假发,是通过社区“手拉手”零工驿站对接的订单。这温暖的场景,源于社区党支部对民生痛点的精准把握。

 针对辖区居民接送孩子与就业难兼顾的困境,空港新城社区通过调研发现,许昌假发业用工需求大,且手织等工序可居家完成,非常适合这类居民的“碎片化时间”。找准突破口后,该社区迅速行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手拉手”零工驿站,由党员轮流值守,负责订单对接、质量检查和薪酬结算,让300余名居民实现弹性就业。“手拉手”零工驿站不仅让居民实现了“顾家挣钱两不误”,更通过党员全程参与服务,让大家感受到党组织实实在在的关怀。

 “不是简单给个活儿,从培训到接单再到拿钱,党员全程跟着操心,我们干着也放心。”刚刚领到工资的居民赵培说,这“弹性就业”不仅鼓了钱包,更鼓了大家的精气神。

 这一创新实践,是社区党支部探索“党建+资源联动”模式的成功尝试。社区党支部发挥“穿针引线”作用,上联共驻共建单位争取资源,下联辖区商铺挖掘潜力,内联党员群众凝聚力量,形成“社区搭台、资源唱戏、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图书阅览区5000册藏书多来自捐赠,儿童活动中心的玩具定期更新,党员活动中心“一室多用”,既是党建阵地也是服务场所,让每寸空间都充满服务温度。

 从暑期课堂的琅琅书声到零工驿站的忙碌身影,从老年艺术团的欢声笑语到便民窗口的贴心服务,如今的空港新城社区,党建引领下的民生服务不仅成为一张亮眼名片,更是在基层治理的画卷上续写着“党建红”温暖“民生底色”的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