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星”支部建设】建安区艾庄回族乡鲁湾村:多措并举齐发力 乡村治理显成效

时间: 2025-08-11 10:03:52
来源: 许昌组工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近年来,建安区艾庄回族乡鲁湾村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筑牢组织堡垒激发治理活力,铁腕整治环境扮靓乡村颜值,深挖文化底蕴涵养文明乡风,努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抓制度强根基,组织引领更加有力。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5日支部书记带头上党课,定期组织党员开展集中学习、专题座谈,解读政策精神。发动党员干部力量开展党群义务劳动,打扫村内卫生、帮扶困难群众。建立老年大食堂,免费为村内20余名80岁以上老年人供餐。发挥组织引领作用,在传统农业的基础上,流转200余亩土地用于种植土豆、胡萝卜等蔬菜,增加群众收入。通过招商引资,先后创办龙之源卫浴、森迪卫浴、微诺新型材料、众鑫源食品厂、惠广加油站等企业,促成100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就业。

抓整治优环境,美丽乡村颜值蝶变。鲁湾村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铁腕推进环境整治,让乡村既有“内涵”又有“颜值”。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推行党员干部齐上阵、监管分包到个人责任制,将全村划分为6个网格,每名党员干部包联1个网格,负责日常环境卫生巡查、问题整改督促,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攻坚环境痛点难点,集中开展“荒坑荒沟清零行动”,对村内长期闲置的宅院、杂草丛生的荒沟进行全面清理,累计平整土地80余亩。结合“果树进村”工程,在房前屋后、道路两侧种植桃树、梨树等果树300余棵,打造“见缝插绿、步步有景”的乡村景观。

抓载体兴文化,乡风文明浸润人心。作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铜器舞”的发源地与传承地,鲁湾村建立“铜器舞传习所”,邀请非遗传承人定期授课,培养青少年传承人20余名。高标准打造村文化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和农村书屋,成为村民“充电学习、休闲娱乐”的主阵地。常态化开设农技讲座、法律讲堂,每年评选“好媳妇、好公婆、好儿女、好妯娌、好乡贤”20余人。举办迎新春联欢晚会、端午包粽子等民俗活动,每年承办艾庄乡“铜器舞文化节”等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不断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根据建安区委组织部供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