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民生之基,法治是稳定之本。襄城县城关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将平安法治建设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织密“宣传网”“安全网”“防控网”,全力提升辖区居民的安全感、满意度和幸福感,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织密“宣传防范网”,守护群众“钱袋子”。坚持“防范为先”的原则,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定期向辖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家庭主妇等易感群体讲解诈骗手法和防范技巧,用“网络贷款”“杀猪盘诈骗”“冒充公检法”等典型案例,提醒群众时刻保持警惕。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群、公众号等信息化手段,建立街道、社区、网格三级反诈宣传体系,常态化推送最新诈骗套路预警和防范知识,全力构筑反诈防骗“防火墙”。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4次,覆盖群众1万余人次。
织牢“生命安全网”,消除身边“风险点”。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在水域周边60余处配备条幅、警示牌及救生圈等简易救生设备,并定期进行巡检和维护,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针对网吧、宾馆、KTV、夜市等易发生安全问题的“九小场所”,每晚23:00至次日凌晨3:00关键时段组织平安办、安监站、执法队等工作人员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劝阻在外逗留、夜不归宿未成年人及排查经营场所安全隐患等情况。截至目前,辖区未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安全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向好。
织紧“治安防控网”,拧紧辖区“安全阀”。全面推广“智慧街道一体化平台”,通过集成“人、房、物、事、组织”全要素数据库,高效对接辖区监控设备、智能烟感报警器、一键呼叫装置等物联感知终端,并与“雪亮工程”深度融合,实现了对主要干道、背街小巷的监控全覆盖,达到辖区人口、房屋、企业、城市部件等信息的动态管理、三维可视、智能分析,依托智能事件通知系统,对异常情况实时研判、快速响应,有效震慑和预防违法犯罪行为,让社会治理更高效、更精细,也为辖区居民营造了更加“看得见、摸得着”的安全感。
(根据襄城县委组织部供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