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关于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部署要求,全面推行“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基层治理队伍、基层治理机制、基层治理网格、基层治理平台建设,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即日起,许昌组工推出“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专栏,刊发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优秀案例及典型做法,促进基层组织交流互鉴、互学共进,推动基层治理经验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襄城县颍阳镇坚持把党建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引擎”,以组织振兴带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全面振兴。年初,新一轮驻村第一书记接过“接力棒”,在颍阳镇东张庄社区再绘发展蓝图,用实绩诠释“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项目上,群众富在产业中”的生动实践。
强化堡垒让红色旗帜“飘起来”
完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作为首课、必修课。依托杨水才纪念馆等红色资源,组织党员走出去看、请进来学,并与许昌烟草、气象等部门开展联学共建,把课堂搬到烟田、把技术送到地垄,实现组织生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同时,注重党建宣传阵地建设,翻新党建宣传墙、彩绘老旧立面,让红色元素抬眼可见、驻足可观。
壮大产业让集体口袋“鼓起来”
镇党委坚持“项目为王”,联合驻村第一书记,整合衔接资金54.13万元,推动“天然香料植物预加工基地”主体完工,项目以大枣等本地作物为原料,年利润预计30万元,可带动百余名群众家门口就业。同步完成村办企业注册、集体商标注册,产品成功入驻“河南省消费帮扶平台”,线上线下销售额已突破5万元,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扮靓乡村让幸福家园“美起来”
聚焦“和美乡村”建设,统筹谋划“村容村貌提升改造”方案,争取社会捐赠67.8万元,铺设下水管网、整治坑塘、拓宽道路;协调财政奖补11万元打通断头路,实现户户通、巷巷亮。建设中坚持“支部牵头、党员带头、群众点头”,通过观摩槐树王、大路吴等先进村,动员群众捐资、捐工、捐料,“同吃一锅饭,共干一家活”,形成干群齐动手、旧村换新颜的火热场景。
涵养文明让乡风向心力“聚起来”
以争创“文明幸福星”为抓手,村党支部策划“学思想、谋发展”系列活动。集中学习观看《榜样》系列节目,汲取先进力量;举办“好媳妇”“好婆婆”评选表彰活动,树立文明新风。邀请郑州人民医院和龙耀医院医生开展便民义诊,为村民健康护航;组织村艺术团进行戏剧表演6次,丰富村民业余生活;组织党员志愿者“学雷锋进社区”,每月10号清扫街道,营造文明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