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五星”支部建设】襄城县姜庄乡:“一村一品”绽异彩 五星建设促振兴

时间: 2025-09-29 08:45:35
来源:
【字体: 大 中 小 】分享到:

襄城县姜庄乡立足资源禀赋,创新实施“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培育工程,推动乡村产业从“散弱小”向“特精强”转变,形成多点开花、各具特色的发展新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生态文旅“焕新颜”,绘就振兴新画卷。做好“生态+文化”融合文章,激活绿水青山新价值。李庄村实施坑塘生态治理,变废为宝,引入专业养殖提升集体收入,实现从“污水塘”到“生态园”的美丽蜕变。大营北村重建北寨门遗址,以历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来坡村发展艾草种植,开发系列艾制品,让小小艾草成为村民的“致富草”。

特色农业“金钥匙”,精深拓宽致富路。围绕农业全产业链,培育特色农业品牌。王屯村建成16个温室大棚,占地70亩,“玛莎莉”红薯和反季蔬菜直供省内商超,年收入超80万元,村集体年收益20万元,大棚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棚”。大营南村打造“王守道”品牌鸡蛋,日产9万枚,年产量2200吨,实现年销售额2600万元,构建从养殖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段店村鸿艺稼调味品厂年加工能力达1.6万吨,日出货量约3500-4000箱,让传统调味品飘出“振兴香”。

多元产业“幸福坊”,门口就业促增收。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现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石营村发展“路肩经济”,盘活道路两侧土地资源种植经济作物,变闲置资源为“活资产”。汪集村迪尼奥服饰加工厂吸纳就业50人,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耿庄村特色面皮加工产品销往7个县市,成为区域食品加工“新高地”。

非遗传承“新活力”,旧艺敲响时代音。推动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千佛阁村“牵正膏”传承二百余年、历经五代,依托非遗工坊拓宽销售渠道,产品远销全国,让古老秘方焕发“新活力”。于庄村打铁工艺三代传承,打制刀具、工具畅销各地,传统技艺击出“时代强音”。全乡培育的特色产业品牌,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